塑木斷面與結構強度的關係

各種塑木斷面形狀與結構強度的比較分析:
依照斷面形狀分類
塑木地板的斷面形狀,主要分為三種:實心型、空心型和開口型,空心型又可分為圓孔及方孔,每種形狀在結構性能和應用場景上各有優劣。經常看到的塑木大都是方孔或是圓孔,而非實心,設計成各式的挖空結構,主要是經濟考量,既能減少材料、節省成本,也能減輕重量,便於運輸和安裝。在不影響結構強度很多的前提下,如何節省成本,也就有了圓孔、方孔、開口的各種設計。
- 實心型:早期塑木通常採用實心斷面,結構簡單,有較高的強度,但材料使用量大,成本較高。
- 圓孔型:圓孔型斷面,材料使用量較少,結構簡單,同時保持了良好的抗彎性能。
- 開口型:開口型減少了一側材料,剛性減弱。但避免內孔積水問題,為彌補剛性需增加斷面。
- 方孔型:方孔型斷面減少最多材料使用量,降低了成本,但抗彎性能相對折減較多。
空心圓孔及方孔塑木的基本比較:
項目 | 圓孔型 | 方孔型 | 評比結果 |
慣性矩(剛性) | 高,扣除的面積少 | 略低,扣除的面積多 | ✅ 圓孔較強 |
應力集中 | 低,圓形可分散應力 | 高,直角易集中應力 | ✅ 圓孔較佳 |
材料比例 (% ) | 比例略高 | 比例略低 | ✅ 方孔較省料 |
耐久性(裂縫發展) | 拱形應力不易裂 | 方孔處較易啟裂 | ✅ 圓孔較穩定 |
抗變形能力指標:慣性矩
慣性矩(Moment of Inertia)是衡量物體抵抗彎曲或旋轉的能力的重要指標,尤其在結構設計和材料工程中具有關鍵作用,簡單的說,剛性就是抗變形能力,剛性愈好愈不容易發生變形。實心部分愈靠近邊緣,距離中性軸越遠,對於提升慣性矩的貢獻非常顯著(與距離三次方成正比)。慣性矩的計算通常與截面形狀密切相關,例如:矩形截面、圓形截面或空心截面等。不同形狀的截面會影響慣性矩的大小,進而影響構件的抗變形能力。
- 抗變形能力:慣性矩越大,物體越能抵抗外力引起的彎曲或變形。結構設計都需計算慣性矩,以確保其在承受荷載時不會過度彎曲。
- 結構穩定性:慣性矩直接影響結構的穩定性。高慣性矩的結構能更有效地分散應力,減少局部應力集中,從而提高整體穩定性。
- 材料選擇與設計:在選擇材料或設計構件時,慣性矩是重要的參考指標。可以選擇適合的材料和截面形狀,以達到最佳的抗變形性能。
慣性矩與材料使用比較計算
以NewTechWood相同長寬、不同斷面的四個規格(US01、UH02、US94、UH06)為例,實際計算其材料使用比例以及慣性矩的變化,以瞭解不同截面對慣性矩的影響。在保持結構強度的前提下,合理分配材料以最大化慣性矩。
四種斷面之剛性比較表
型號 | 慣性矩 (mm⁴) | 材料比例 (%) | 剛性比例 |
US01 實心 | 131,159 | 1 | 1 |
UH02 圓孔 | 124,885 | 0.777 | 0.952 |
US94 開口 | 122,005 | 0.787 | 0.93 |
UH100 方孔 | 113,502 | 0.625 | 0.865 |
四種斷面之經濟性比較表
型號 | 材料比例 (A) | 剛性比例(B) | 剛性效率比 (B/A) |
US01 實心 | 1 | 1 | 1 |
UH02 圓孔 | 0.777 | 0.952 | 1.225 |
US94 開口 | 0.787 | 0.93 | 1.182 |
UH100 方孔 | 0.625 | 0.865 | 1.384 |
「剛性效率 = 剛性比例 ÷ 材料比例」,越高代表以較少材料取得更高剛性。
- 四種塑木斷面之綜合評比
結論與建議:
🟡US01 實心:基準參考,用料最多,非經濟考量
‣ 剛性最佳,若重視結構強度、承載能力,則US01 實心為最佳選擇。
‣ 適合在高荷重或低撓度要求場域,如重型平台、樓梯等。
✅UH02 圓孔:剛性與用料平衡,應力分配合理
‣ 平衡性好,有不錯剛性、節省材料,適合多數一般場合。
‣ 圓形可分散應力,不易產生開裂,長期使用穩定。
‣ 若以節省材料成本、維持結構剛性、耐久為目標,UH02 是最理想選擇。
✅US94 開口:設計均衡合理,避免積水危害
‣ 採用開口型設計,最大的原因是能避免積水發生,圓孔、方孔的積水問題會是耐用性的隱患。
‣ 平均、設計合理,達到幾乎與UH02相同的剛性,只增加很少材料達到良好剛性。
‣ 平衡性,有不錯剛性、節省材料、避免積水問題,最大限度解決了塑木會遇到的問題。
‣ 以耐久為目標,US94 會是最均衡的選擇。
🟡UH100 方孔:最省材料,但剛性偏低
‣ 若以「性價比」、「節省材料」為主要考量,則UH100 方孔表現最優。
‣ 耐久性較差,方孔有應力集即中,長期使用有產生開裂的疑慮。
‣ 剛性偏低,僅建議用於不承重或鋪面支撐骨架加密的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