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 塑木與綠建材的迷思與誤謬
※ 「綠建材」的定義
※ 塑木申領「健康綠建材」的誤謬
戶外用的塑木申領檢驗室內建材的甲醛含量”健康綠建材”,對於戶外建材所需要的耐候性完全沒有幫助。
塑木的初心,是將廢棄物回收再製成更好的產品。大多數的廠家也都是這樣標榜,使用了多少比例的回收材料等….。所以,就大多數人的認知,應該會認為塑木是”再生綠建材”吧 !
但實際上,您市面能買到號稱有綠建材標章的塑木,幾乎領的都是”健康綠建材”標章。
HDPE塑膠本身就是膠結劑,加工過程中產生的有機揮發物(VOC)很少,故驗VOCs(總揮發性有機物)的”健康綠建材”標章相對容易通過。
綠建材產品查詢網站 https://mgr.tabc.org.tw/tabcMgr/gbm_op/searchCaseAction.do
※ 廠家申請「綠建材標章」 的誘因?
根據《綠建材設計技術規範》規定,新建或修建、整建之供公眾使用建築物及經內政部認定有必要之非供公眾使用之建築物。對於室內裝修材料採用綠建材及戶外地面材料要求達一定比例綠建材的要求與容積優待之規定。這也是大部分廠商申請綠建材標章的主因。
如果只是為了滿足政府規定與爭取獎勵,是否使用室內低醛類的健康綠建材夾板來作為戶外平台也可以計入獎勵面積呢?
而天然實木所鋪設的戶外步道或平台,卻無法計入獎勵面。因為,現實是天然木無法申請綠建材標章。
※ 什麼是「健康綠建材」?
從綠建材的濫觴,德國藍天使標章開始,國際上的多數”綠建材”標章評定主要是以室內的材料為主,「建築室內環境品質」,都是以限制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s)、甲醛等…有害物質逸散量,管制材料之健康性能。也就是國際上對於”綠建材”通常規範的對象是使用在室內的材料。
為何使用在戶外的景觀材料,拿室內建材的標準來檢驗呢?
※ 塑木應是最典型的「再生綠建材」產品
塑木實現廢棄物資源化的理想,是典型的資源循環型資材,綠建材標章四大類中,以再生綠建材最具環境指標意義。
NewTechWood産品原料95%為再生材料,包括回收的塑膠瓶和FSC認證木粉。 每年獨立第三方全面審核認證,確保符合環保、健康、安全守則。NewTechWood鄰近的韓國、新加坡NewTechWood行銷世界五大洲,具各國的相關環保認證,包含在鄰近的韓國、新加坡NewTechWood都是取得”再生綠材標章”。
台灣對於”再生綠建材”要求回收材料應為國內所產生者,且不得為來自國外之回收料。
但是標榜台灣產製的塑木,為何不申請”再生綠建材”標章呢?
所以,屬於進口品的NewTechWood,申請不了台灣的再生綠建材標章。迄今仍未轉申請健康綠建材。
把室內用的”健康綠建材”拿到戶外使用,並計入戶外綠建材獎勵比例,是否合理呢?
如果把與塑木同樣有”健康綠建材”標章的室內裝潢常用木夾板,拿到戶外鋪步道,是否也可以計入獎勵面積呢?
且並非僅有獲得綠建材標章的建材產品才是「綠」建材,就戶外木地板類產品而言,天然未加防腐的木材,諸如:柚木、檜木等…,應該是最綠的吧! 但是,現實是天然木無法申請綠建材標章。
※ 建議放寬進口建材的「再生綠建材」申請
國內沒有塑木的產官學環境,也沒有足夠的國際市場。台灣生產的塑木產品,不論在產品外觀、物性、持久性、穩定性等…實在差世界一級產品很多。一定要強迫公共工程以及民間建案使用次級品以滿足法令要求嗎? 這是一個很實際的問題,限制進口品變相來保護本土產品,最後是消費者的權益受到損壞。
總代理:新綠境實業有限公司,民國九十年就做了政府中小企業SBIR創研方案,並申請通過製造業五年免稅的優惠,想投入本土塑木研發與生產,但無奈發現產官學與市場的現實,轉而選擇引進世界最好塑木,提供消費者最理性的選擇。
※「綠建材標章」產品與「低碳 」無關
提高產品的耐久性,延長其生命週期是對降低碳牌最有效的方法。採用回收材料的塑木,本身就是低碳產品,選擇高品質的塑木產品與長壽命工法,實現低碳的理想。
而運輸,在產品生命週期中的碳排,所占比例極低,幾乎可忽略不計。世界各國在低碳上,都不會認為進口品是高碳排,如果台灣認為進口品是高碳排,設定獎勵低碳的法規,變相限制只能選用國產品,限制了建築的多樣性與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