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traShield®
Contact Info
台灣總代理:新綠境實業有限公司
新北市八里區中華路二段165巷2-1號
T:02-7730-7088
newtechwood.tw@gmail.com

Category: 塑木案例探討

塑木地板踩起來軟軟的,木工師傅的做法對嗎?

FB社團有個PO文提問:塑木地板踩起來軟軟的,木工師傅的做法對嗎?原文連結
引起許多回應!可以藉此案例,與各位朋友一起探討”塑木地板軟軟的原因、以及更好的施工方式”

網友的提問

網友說:「因為高雄厝陽台要鋪塑木板,但是木工直接裝兩根腳材之後,紅框的凹槽直接鋪塑木板,等做好之後,那塊凹槽部分踩起來軟軟的,請問這樣的做法對嗎?凹槽部分不用鋪平再用塑木板嗎?
請問各位大大知道這樣做可行嗎?總覺得怪怪的。

現況描述

這是一個高雄厝的案例,景觀陽台規定須為降板設計,栽種灌木,其覆土面不得高於樓板線。所以,陽台會產生文中所述的”凹槽”。

  • 地板材質:塑木地板,目測塑木厚度在2.2~2.5cm之間。
  • 骨架:PVC塑膠發泡角材,目測可能是市售規格3×5公分。
  • 骨架間距:目測估計是50公分左右。
  • 施工人員:木工師傅。

為何塑木地板會軟軟的?

撓度越大,踩踏感越「軟」,若超過標準可能導致不舒適及結構問題,甚至可能踩斷受傷。

木地板最大允許撓度(deflection limit):常見標準為 L/360(L 為支撐間距)。當地板接受荷重產生的撓度(變形量)超過標準值時,就會產生踩起來軟軟的感覺。如果,骨架間距是35cm,35/360約等於0.1cm,也就是變形量超過0.1cm就不合格。網友踩起來會感覺軟軟的,地板的變形量一定遠超過撓度標準。

木地板最大允許撓度

撓度公式

想要降低撓度,需先瞭解撓度公式,對於簡支梁(地板跨在兩支撐點上),使用以下撓度公式:

  • δ:撓度
  • q:均佈荷重(N/m)
  • L:支撐間距(m)
  • E:彈性模數(N/m²)
  •  I:截面慣性矩(m⁴),對矩形截面為 (bh^3)/12

影響塑木地板撓度的變數

  1. 跨距增加(L) → 撓度急劇上升(四次方成正比);意味著:跨距每增加一倍,撓度會增加 16 倍。
  2. 塑木厚度增加(h) → 撓度顯著下降(三次方成反比);意味著:塑木厚度增加一倍,撓度會會只剩 1/9 。
  3. 彈性模數越高 (E) → 撓度可降低,支撐間距可放寬(一次方成反比)
  4. 慣性矩越高(I) → 撓度可降低,支撐間距可放寬(一次方成反比)

📊 整合比較表

參數 增加效果 撓度變化 實務建議
跨距 L 撓度 ↑(四次方) 跨距需嚴格控制
厚度 h 撓度 ↓(三次方) 厚度是最有效的撓度控制手段
彈性模數 E 撓度 ↓(一次方) 選擇高剛性材料可放寬跨距
慣性矩 I ↑(由厚度與寬度決定) 撓度 ↓(一次方) 增厚或加寬截面皆有幫助

跨距&撓度對應關係

跨距增加(L) → 撓度急劇上升(四次方成正比)

跨距 L (cm) 撓度 δ (相對值)
20 1
30 (30/20)^4 = 5.06
40 (40/20)^4 = 16
50 (50/20)^4 = 39.06
60 (60/20)^4=81
這也說明為何支撐間距稍微放寬,就可能導致地板踩起來「軟軟的」,甚至超過撓度標準 L/360。

塑木厚度&撓度對應關係

塑木厚度增加(h) → 撓度顯著下降(三次方成反比)

塑木厚度 h(mm)

撓度 δ (相對值) 等價撓度間距比
22.5 1 1
25 (22.5/25)^3 = 0.73 1.08
30 (22.5/30)^3 = 0.422 1.24
36 (22.5/36)^3 = 0.244 1.43
  • 厚度每增加一點,撓度會顯著減少
  • 若跨距固定,厚度是控制撓度的關鍵參數

因此,若要增加跨距而不超過撓度限制,地板厚度必須大幅增加


彈性模數對撓度的影響

  • 定義:材料抵抗變形的能力,越高越硬。
  • 影響:撓度與 彈性模數 (E) 成反比(一次方成反比)。

實務應用

  • 塑木 約 2–4 GPa → 撓度較大
  • 實木約 10–15 GPa → 撓度較小
  • 鋁合金約 70 GPa → 撓度極小,可大跨距設計

慣性矩(I)對撓度的影響

  • 定義:截面形狀對抗彎曲的能力,與厚度三次方成正比。
  • 影響:撓度與 慣性矩(I)成反比(一次方成反比)。

實務應用

  • 厚度從 22mm 增加到 30mm,撓度可下降約 50%
  • 寬度增加也有幫助,但影響遠小於厚度

  1. 角材間距過大
    • 從圖片來看,木工師傅僅安裝了 兩根腳材 作為支撐,但紅框處的凹槽區域沒有額外的補強結構。這會造成該區域的塑木板 承受不均勻的壓力,踩踏時容易產生彈性變形或甚至下陷。
  2. 凹槽區域未填平
    • 若凹槽底部沒有適當填平,塑木板安裝後 底部懸空,導致踩踏時的支撐力不足,使得該區域無法與周圍地板保持一致的穩固性。
  3. 塑木板的自我支撐能力有限
    • 塑木板本身具有一定的剛性,但仍需依賴 穩固的基礎支撐,特別是當跨度較大或底部懸空時,可能會產生彎曲變形或軟塌的感覺。
  4. 這個案例的主要問題似乎出現在 凹槽區域的結構支撐不足,導致鋪設完成後踩踏時產生軟軟的感覺。以下是幾個可能的原因與改進建議:

改進建議:

增加輔助支撐

  • 在凹槽區域 額外加裝腳材(可使用鋁合金框架或木材)來補強該部分的承受力,確保踩踏時不會有明顯下陷的問題。

填補凹槽區域

  • 使用 木工合板、混凝土填充或塑木材料 填平該區域,使其底部不懸空,讓塑木板能夠完整支撐。

確認腳材間距符合標準

  • 一般來說,塑木板的腳材間距應 控制在30-40cm內,以確保板材受力均勻,避免局部踩踏軟塌。

這樣的做法不僅能 改善踩踏感受,也能 提升施工安全性塑木地板的耐久度。這個施工方法確實存在改進空間,你覺得這樣的分析符合問題狀況嗎?😊

客戶影片分享-陽台修繕鋪設美新塑木地板

不經意在YouTube發現這則客戶拍攝自家陽台鋪設我們Quickdeck的影片,客戶選購的是古木色巧拼塑木地板Deck Tile,將30*30、30*60、30*90 cm 三種規格創意混搭,很有技巧的裁切,是一個非常好的DIY影片。客戶經常發表一些生活的精彩紀錄影片,歡迎各位朋友訂閱與分享

圓弧陽台快組地板鋪設

高先生巧妙的利用快組地板,將每片有由四條木板構成,在板縫處做切割,配合弧度逐層退縮,並於邊緣利用卵石修飾,二向交叉排列與逐步退縮,十足的創意,具有非常好的參考價值

庭院像醜小鴨變天鵝

楊梅的穆先生一家人的採用並提供照片分享,相信NewTechWood是戶外木地板最好的選擇!原有南方松地板已經腐朽,我們以不銹鋼骨架做支撐,並以高壓水泥磚作為泥土地上的支撐基礎。良好的材料及工法加上專業的規劃施工,一定能陪伴業主度過許多美好時光。世界品牌NewTechWood,無毒,無重金屬,無塑化劑,耐久美觀,95%取自回收料,低碳又環保。擁有UltraShield技術,不必上漆…..

美式風格白色木平台

客人說:因著媽媽在地養老舊別墅翻新成美式白屋,特別於院子的休憩空間費心尋找質感美感及耐用性最佳的枕木區材質而用心等待,暫不施工,終於美新塑木滿足等待的所有需求,工法及材質歷久如新,材質顏色時尚(煙灰白),不怕風吹雨淋,著就是讓我充滿信心的美新塑木,極力推薦!

機車主題餐廳 露天木平台

全台首座”機車主題餐廳” 機車小姐意識廚房 Miss Scooter,位於台南佳里的機車零件大廠「千葉興業」 NCY斥資千萬,打造複合式機車零件展示中心,也提供餐飲甜點,複合式經營,。機車小姐位於蕭壟文化園區的正旁邊,非常推薦到佳里時一定要來機車小姐用餐喝咖啡…..

陽台不再冷冰冰

剛完成時,屋主DIY完成柚木色塑木地板,尺寸剛好,完全不用裁切。陽台不再冷冰冰,親和力及使用率瞬間提高。
在使用一年多之後,客人說”不錯啊!之後後陽台也會使用。另外,對於顏色不褪也不容易沾污的特性,客人戲謔的說”其實我還希望它褪一點色看起來有歲月的痕跡說~XD”

豪心建設 總部入口平台

畫面中平台曾經考慮過三種工法,分別是混凝土粉光(或貼磚),實木地板跟塑木地板,在耐久度及美觀度的考慮下,最後選擇了NewTechWood美新超越塑木。截至目前為止,果然沒有讓我們失望,在沒有雨遮的風吹日曬下,完全沒有保養的狀況下,還是能保持非常好的外觀跟狀況…..

老屋改造-日作空間設計

感謝日作設計黃世光設計師與屋主,景觀陽台L型木地板採用本公司NewTechWood美新塑木戶外地板(胡桃木色)。L型的配置,留白的部分日後造景的空間。很有日式房屋”緣側”的感覺,很期待整個工程完成造景一定很迷人

育航幼兒園木地板

感謝賴人碩建築師事務所與台北市立育航幼兒園,採用NewTechWood於學園開放空間,NewTechWood無重金屬、無塑化劑、無甲醛、不產生毛刺的特性,讓體質敏感的學齡前兒童,有個令人放心的活動空間。易清潔且超低維護的特性,讓學校維護相對輕鬆容易,優異的保色性,讓地板常保如新….